《处世碎语》作者将几十年做思想工作的经验体会和学习生活感悟,与古今中外先贤的智慧相结合而写成的一部文集
《处世碎语》是作者将几十年做思想工作的经验体会和学习生活感悟,与古今中外先贤的智慧相结合而写成的一部文集。全书以“俯仰社会, 成就人生”为主旨,分为《领悟人生篇》《知会人情篇》和《洞明世事篇》三个部分,共一百二十九篇文章及格言警句。文章虽篇篇各自独立, 但内在主题思想却连贯一体。作者试图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谈心交流的方式,用短小精悍的文章、广博的人文知识、精练优美而又流畅的文笔、朴素通俗而又恳切的语言、活泼生动而又浅显易懂的哲理故事、富有教益而又真实可学的成功典型和充满关爱的真情实感,娓娓道来,推心置腹,引导人们怎样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怎样去掌握既符合中国传统又具有时代特点的为人处世方法,怎样走出一条人生事业的成功之路。全书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积极向上的入世精神,是一部满载正能量的诲人励志之作。其中,《领悟人生篇》重点谈做人的道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提升修养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知识、能力的提升和思想、道德质量及意志的修养,实现人生的价值, 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知会人情篇》重点谈与人交往的道理和方法,在社会上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对待他人,如何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洞明世事篇》重点谈认识社会的方法, 如何通过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中国文化,增长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本书适合从青少年到中老年阶段的人阅读。
珍惜人生,不仅要珍惜那注定必须走过的每一段人生里程, 更要珍惜每一段里程里一切能够让人生闪光的机会。人人都在期求美满的人生,而真正获得美满人生的人都是那些既醒得早又勤于行动的、善知善行的人。
就个体来说,人生只有一次,是不可再来的,因为不可再来, 我们才需要运用先贤们留下的人生箴言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借鉴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来帮助自己走好仅有一次的人生道路。
作者简介
张秉衡,贵州大方人,1973 年毕业于大方县第一中学; 1975 年入伍到河北迁西基建工程兵 61 支队;1979 年至 1983 年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现淮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 年至 1998 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专业学习。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国防科技战线从事新闻宣传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后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54 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第十三研究所党委书记。曾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国务院国资委“优秀党务工作者”。在国家和省级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大量诗歌、散文、辞赋、理论文章和通讯报导,与人合着出版《美学导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艺术》两部专著,其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艺术》获得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序 大解
《处世碎语》原名《入世推心》,是一部万花筒式的书,内容广博,巨微不等,大到宏观宇宙认识,小到人生处世小节,都有涉及。作者大多从经验和现象入手, 用短小的篇幅探讨社会、群体、个体、生命、身体、灵魂等关于人的诸多领域,或通过具体的事件,或直接讲述理念,讨论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讲道理的书,一本关于人的经验之书,每一篇都与人生息息相关。
诚然,每个人的著述都是一己之见,作为读者之一,我不想在这里分辨其正谬,我想说的是,作者在书中所讲述的,都是他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带有很深的时间印记。无论是大事小事,道理都是相通的,他讲的是理。关于当下的一些事件,他的看法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普遍认知,其理念,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经验的实用性,来自对已经发生事件的分析和判断,从结果倒推其缘由,人们会发现许多事情的结果往往是偶然性促成的,但其必然性却蕴含在因果和过程之中。因此,总结经验是对既往事件的回顾和梳理, 对于未来具有借鉴和指导性。人毕竟是一种群体动物,在复杂的社会交集中,为人处世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同时也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和种族,也是如此。当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同时作用于一个时代,并且迭加在一起时,会形成一种适用于多数人的普遍价值观,当这种价值观上升为道德准则时,就有了高于个人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这种道德规范往往不是基于人们对于成功者的效仿,而是对于失败的避险。
小心翼翼并不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同样,冒险和僭越常规也并非个人的原罪,在无害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人人都应享有精神和肉体的自由。但是,历史往往用反面的作用力告诫人们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并用铁的事实和代价,一再使鲁莽者低下头来。人类的趋同性会加速这种群体意识的惯性,随着整个社会的运转,越来越同化,并形成普遍的认知。
理,一旦形成,就会演变为常识,约束每一个遵守它的人。经验因此而形成。
经验是个好东西。
本书中的篇章都是经验之谈。作者用简短的文字把他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一一道出,每一个侧面,每一个细节,都来自他长期的身心修养和生活实际,或是常理,或是建议,都不乏警世之言。有的篇章,甚至苦口婆心,疏导和劝解,言语之中充满了善意。常言说,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何况这本书集合了一百二十九篇,每一篇都有道理在。我想,阅读此书的人,会受益良多,惠及一生,至少让人规避错误。毕竟, 在一个日渐成熟的尊重常识的社会里,试错是有成本的,而在短暂的人生中,少走或不走弯路,何其幸甚。
从书名《入世推心》可以看出,入世,乃是深入人间世事,事不分大小,都蕴理其中;推心,则是作者与读者的主动交流,无论言语多少, 都是推心置腹。此处不再絮叨,读者自由体会。
以上赘言,不足为序,好在抛砖可以引玉。
目录
序 11
领悟人生篇 13
——掌握成就人生的钥匙 13
一、珍惜人生 14
二、珍惜生命 16
三、珍惜身体 19
四、人生五则 21
五、人生当有信仰 22
六、人生成功,首在志向 24
七、做人格局定要大 26
八、人生道路不能假设 27
九、走好人生三阶段 28
十、做人须有德 29
十一、处世当怀大德 30
十二、公德意识不可缺 32
十三、守住良心 33
十四、良心最可贵 34
十五、把自己变得高尚 35
十六、了解自己 36
十七、要有自知之明 37
十八、自尊可贵,但莫极端 39
十九、勿求人人都说你好 41
二十、学会宽容 42
二十一、不幸未必是祸 43
二十二、走出自卑 44
二十三、管住自己 47
二十四、做人要有主见 49
二十五、成就人生须有定力 50
二十六、事业成功在意志 52
二十七、关键时刻要理智 53
二十八、做人要清醒 55
二十九、不要束缚自己的思想 56
三十、梦想、成功、运气、勤奋 58
三十一、人生最怕自暴自弃 58
三十二、做事先要有成功的决心 60
三十三、抓机遇的本领比机遇重要 61
三十四、事业成功当有“识、才、胆、力” 62
三十五、再富也要节俭 63
三十六、“行”,难在哪里 65
三十七、存骨气,去傲气 67
三十八、勿失廉耻之心 68
三十九、不怕平凡但怕庸俗 69
四十、雅兴当有 70
四十一、能处孤独 71
四十二、老要服老 72
四十三、豁达乐观地生活 73
四十四、穿着讲究是一种修养 74
四十五、谨防被时代所抛弃 75
四十六、从月亮欣赏人生 77
知会人情篇 79
——把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79
四十七、珍惜友情 80
四十八、珍惜亲情 80
四十九、珍惜夫妻缘分 82
五十、交友须辨识 86
五十一、善于接受批评意见 88
五十二、观人有术 89
五十三、通过微信辨识人 90
五十四、通过人之差异辨识人 93
五十五、勿做小人 94
五十六、少些嫉妒心 95
五十七、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 97
五十八、懂得尊重人 99
五十九、少发牢骚 100
六十、避免误会 101
六十一、不要轻易小看人 102
六十二、莫揭人之短 103
六十三、老实之人勿欺负 104
六十四、忍让应有底线 105
六十五、莫做事后诸葛亮 106
六十六、别憋闷气 107
六十七、礼貌用语莫离口 109
六十八、学会幽默 110
六十九、为人当戒轻诺 111
七十、轻信害己 113
七十一、性格致错者可谅,质量致错者不可恕 114
七十二、赌气必降低智商 116
七十二、报德 感恩 尽孝 117
七十四、远离人渣 117
七十五、婆媳避免成冤家 119
七十六、孩子,属于他们自己 121
七十七、批评劝导人有讲究 124
七十八、语言交流有学问 125
七十九、别把尊重弄成拍马屁 127
洞明世事篇 130
——知悉认识社会的方法 130
八十、从宇宙的角度看人类 131
八十一、从地球的角度看人类 133
八十二、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人类 135
八十三、反思人类 138
八十四、透过世风察社会 141
八十五、读懂公平 142
八十六、社会呼唤正义 143
八十七、义利有尺度 145
八十八、信仰应尊重 146
八十九、爱国是普世精神 148
九十、精神强大莫忽视 149
九十一、国民素质关乎社会文明 150
九十二、陋习须革除 152
九十三、谨防集体憋气 154
九十四、形式主义不绝有缘由 156
九十五、有钱人信神有原因 157
九十六、艺人暴富害处多 158
九十七、为富当仁 160
九十八、贫穷不应被感谢 161
九十九、新解“穷养儿子富养女” 163
一〇〇、透视智慧 165
一〇一、何能长慧眼 165
一〇二、读书新方法 167
一〇三、读史当辨真伪 169
一〇四、祸福有关亦无关 171
一〇五、善恶之报非天意 173
一〇六、运气可遇不可求 174
一〇七、做人不能成笑柄 175
一〇八、赏月背后有文化 177
一〇九、善于谋势 178
一一〇、矛盾冲突可巧对 180
一一一、沉着冷静胜急躁 181
一一二、遇到问题找方法 182
一一三、小便宜莫贪 183
一一四、虚荣乃自欺欺人 184
一一五、教训勿从反面鉴 186
一一六、知识胜过金钱 187
一一七、化繁为简乃真功 188
一一八、处世不为这些事 190
一一九、盲从害大 191
一二〇、社会需要真率坦诚 192
一二一、身教为何重于言教 194
一二二、重新认识“邯郸学步” 196
一二三、别嘲弄有奇思怪想的人 197
一二四、骗人者卑劣,被骗者悲哀 198
一二五、“炒作”须警惕 199
一二六、偏见应避免 200
一二七、“忽悠”当提防 203
一二八、“富不过三代”解碼 206
一二九、智慧时代的生存 208
后记 212
后记 213